2020年6月30日下午★◆◆■■,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会议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全媒体人才培养力度★■,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加快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最后★◆■◆,全媒体人才要把握新媒体运营。优质的内容生产和良好的媒体运营相辅相成■★。传统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人员由于分工问题◆◆◆★◆,往往只是专注于某一方面,会采编的不懂运营,会运营的不懂采编★◆■。和传统媒体的传播属性不同,新媒体通过后续用户、资源的运营,可以提高传播效果,实现商业变现■★★★◆■。运营能力已经成为传统媒体提高传播效果、增加营收的关键能力。(作者:赵子忠,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 教授 ★■★★◆;刘若歆,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 副研究员)
第三,全媒体人才要把握内容生产。全媒体时代■◆■◆★,内容不再匮乏,但是高品质内容依然是传统媒体立足的根本◆★◆★。融合发展还是需要回归到“内容为王◆◆★■★★”◆★★◆。媒介技术瞬息万变,新媒体产品层出不穷■★◆◆★◆,但是受众对优质内容的追求依然没有改变。长期以来,优质内容一直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但在传统媒体发力新媒体渠道时,存在“旧酒换新瓶”的情况。此外◆★■■,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多样化的内容、较强的时效性等是传统媒体需要提高的。吸纳和互补两者的优势,是媒体融合实践的方向。新时期■◆◆◆,传播渠道多样■◆★■★、文化冲突频繁,主流媒体更应当发力内容建设,尤其是在重大舆情事件面前★◆■◆■,发挥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进行舆论的引导。
第二■★◆★★◆,全媒体人才要有用户意识。传统媒体过去常常强调“读者”◆■◆★■★、“受众”的概念。全媒体背景下★★★★,传播对象从“受众”转变为■◆“用户”。这不仅仅是概念发生了改变■◆■,更重要的是,作为内容消费者的用户不仅仅是信息的■◆“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者”、■◆◆◆“生产者■■◆◆★”。用户对信息的二次转发◆★★■◆,促进信息进行更大范围的扩散◆★◆■★。全媒体人才在内容生产过程中,应以受众为中心,通过了解受众的阅读喜好需求◆■■,利用各种媒介将信息以多元角度进行展示,适应用户个性化需。
首先★■◆,全媒体人才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水平。习强调:■★★◆◆“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党和人民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这一论述强调了政治坚定、政治敏锐性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关键。当前,社会结构的变动■■、思想观念的变化★★,社会处于意识形态活跃◆■、矛盾复杂多变的时期。媒体间竞争激烈加剧◆★■★,导致一些媒体不惜一切代价博取关注度、追求经济效益◆◆■。面对这些情况,全媒体人才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当前,媒体融合实践已经进入深水区■★◆◆,《指导意见》对于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是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又一里程碑。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论述强调了全媒体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大全媒体人才培养力度”。现阶段,无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生产流程再造”、■★“移动优先”、“多渠道纷发■■■”一直是融合实践发力的重要方向。然而,如果没有政治坚定、熟悉新媒体技术、懂用户■■■★◆、懂运营的全媒体人才作为支撑,很难达到理想的媒体融合效果。结合《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全媒体人才培养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第四,全媒体人才要把握技术支撑。媒体融合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撑,先进技术和优质内容都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对新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全媒体人才生产优质内容,优化传播效果。当前★◆,许多媒体已经将技术驱动作为媒体融合的重要支撑,不断发力新技术的应用。媒体融合实践观察发现,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运用于内容生产、内容纷发、内容制作等各个环节◆■◆,主流媒体的机器写作■★◆、AI主播等人工智能产品陆续出现。新技术在融媒体生产各环节的使用,不仅仅提高了信息生产的效率◆★◆,在内容传播效果方面有明显提高。此外,新技术的应用也实现了信息呈现形式的立体化,从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VR、AR等,多元的产品形态也助力了传统媒体实现全息化传播。